2019 跨領域系列講座-鄉村地區地方創生
近年來,我國面臨人口減少、城鄉發展失衡等問題。如何發掘地方特色以發展地方產業?又如何因應台灣地方特性發展,展現台灣地方創生的潛力?本次演講,李坤昇建築師將具其多年的地方創生專業,分享鄉村地區地方創生的實務經驗與執行成果。
李坤昇建築師首先以其進行社區總體營造的多年經驗與觀點,提出台灣目前社區總體營造面臨的主要問題,包括社區總體營造僅著重結果論而忽略過程的重要、預算導向的申請模式、由少數的代言人來執行整個社區的營造等問題。緊接著在透過自身經驗操作過的台南築角計畫-仕安社區營造的案例分享,分析並推廣社區總體營造成功的原因。最後總結出年輕學子要進入鄉村社區應具備的能力。
李建築師認為,現況首要先解決的,便是許多社區在申請政府編列之參與式預算時較為投機的問題。政府編列各項預算希望社區主動投遞計畫申請,但卻造成許多社區營造或農村再生的計畫投遞目標僅是為了取得預算。而如此預算導向式的計畫申請目標,造成計畫案在通過並執行預算完畢後難以有持續發展的動能。
除了經費來源,講者也提到社區的擾動該由誰執行的困境。過去社區營造都將投入的人著重於在地居民,但在地的老人或小孩實際上卻不一定會有動能去執行。講者認為社區營造要能永續發展,必須要有動能高的推動者持續在地方耕耘,同時要有一群夥伴的幫助,而這些人必須有相同的特質–熱忱。如果投入社造的人僅是在地居民,計畫是無法永續發展的。
此外,現在以政府的角度觀之,如果社造計畫案能有個代言的計畫主持人,一切營造的事務由特定單一的代言人統籌負責,如此一來政府就能省事許多,但實際上這卻不符合社造參與式的精神和民主的核心概念,大幅壓縮了真正社區居民參與總體營造必經的磨合過程。
李建築師講起學術界做社造時的盲點,認為近年興起學術介入社區培力,培養地方民眾學會「寫計畫」,實質上卻拉大學術與現實的差距。探究其原因,許多學術界不敢碰觸設計實務,亦沒有相關的實作教學。然而,「動手做」的重要性卻高於「提計畫」,唯有透過做出實體的過程及成果,才能提高在鄉村中的存在感。
那麼對於規劃者而言,如何才能符合場域實作的真諦呢?事實上從分析、規劃、設計、實作到最後的體驗,規劃師都必須親力而為,透過真實操作(舉例:李建築師曾帶領學生感受現場空間感進行設計,克服圖面上難以表達的自由曲線、質感問題)才能提高現場的敏銳度,更加了解地方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