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期

05/25-06/01, 2019, 每日10:00-18:00

活動地點

成大都計系館2F, 50219(大四工作室)

成果發表

05/25, 13:00-16:00

導覽時間

05/26 & 05/29, 11:00 & 14:00

關於

PLAN B

對於空間,每個人其實都有自己的想法和偏好,就像很多人喜歡佈置自己的房間、選擇自己陳列物件的方式。

傳統的規劃中,傾向由上位建構理想空間,透過獎勵、管制等方式,誘導推動城市的發展。我們將此種藍圖式規劃分類為 Plan A。

近年來人們開始思考的是,在都市的形塑過程中,是否也能結合空間使用者的喜好、需求,逐步達到上位、下位的平衡?這也是我們所嘗試討論的策略式規劃,一個不一樣的 Plan B。

在過去一年的嘗試中,我們以歷史、交通、地方創生等三大主題,對於臺南市中西區進行系列的探討與溝通,並進一步帶出中西區的可能性。

國立成功大學都市計劃學系108級 畢業成果展

聯絡我們

國立成功大學都市計劃學系108級 畢業成果展

FB官網: https://www.facebook.com/NCKUUPGE/

贊助募集中,請洽

聯絡人: 0912196411 黃同學
信箱: m051412369811@gmail.com

活動紀錄

國立成功大學都市計劃學系都市規劃與設計實習「歷史街區再生」課程師生於5月25日下午一點,於國立成功大學都市計劃學系50219室舉辦成果發表會,並配合為期一週的海報展及四個場次之導覽活動,將107學年度於台南市歷史街區所執行的策略式規劃成果共同發表,展現成大在地深耕與回應大學社會責任之成果。

本次課程由都計系黃偉茹、張秀慈及葉如萍三位老師帶領該系四年級學生以中西區為實作場域,分三大主題「歷史現場再造」、「地方創生」、「人本交通」進行操作。首先,「歷史現場再造」為回應過去個案式、片斷化文化資產保存造成文化資產與在地居民生活斷裂的議題,著重將文化資產的保護結合地方空間治理,並融入到城市發展的過程中。因此選擇以對台南府城發展深具意義的五條港地區為場域操作範圍,希冀透過結合空間規劃與治理的「策略式規劃」過程,將深植在地的歷史與當代居民所關心的事務及該地未來的發展聯結,帶動地方權益關係人共同思考五條港地區可能的發展願景,共同研擬近期內得以協助實現該願景的行動及措施,將歷史街區的實質空間保存與再造融入街區發展的過程中,兼顧街區的日常生活與傳統價值,使兩者相得益彰,達到歷史街區再生的實質意義。

其次,「地方創生」則回應2019台灣地方創生元年,台南市作為文化古都,為台灣歷史底蘊最為豐厚的城市之一,近年來觀光發展已成為歷史街區活化的主要動能,在亮麗的觀光數字背後,亦面臨人口外流、高齡化、及產業外移等議題。如何維持街區活動之多元性,達到觀光與生活的平衡,維持台南最引以為傲的生活感,因此地方創生有值得參考之處。地方創生大組希望透過強調歷史街區人、地、產的特色挖掘,探索企業與在地組織參與之可能性。同時與公部門的資源整合,結合都計的策略性空間思維,並以課程作為啟動創生事業之對話討論、規劃行動之平台,導入軟規劃來進行大學之社會責任與專業實踐。

最後,「人本交通」則聚焦於海安路,海安路為台南市歷史非常悠久的一條街道, 1992年因實行海安路地下商店街計畫時的工程延宕,陷入黑暗的十年。直到2004由民間團體廿一世紀都市發展協會策劃的一連串藝術造街活動,才將人潮與活力重新注入海安路。然而隨著人潮重新湧入,海安路開始面臨新一層次的問題。人流和車潮時常使假日的海安路壅塞難行,熱門景點車位難求,再加上偶爾的封街活動,海安路的交通問題成為當地一大夢魘。故海安路大組試圖以「人本交通」為海安路所面臨的交通問題解套,透過翻轉以往大家熟悉的以車為主體的交通習慣,在重視行人感受的基礎上,提出更多對海安路交通改善的想像與可能。

回應上述三大主題,「歷史現場再造」、「地方創生」、「人本交通」,共有八組同學將一整年的成果共同展現,以下分別介紹各組內容:

A.「歷史現場再造」

  • [歷史再現協作平台]─包含「重現、介紹、互動」三項主要功能,運用QR code連結特殊地點與店家之介紹、歷史故事,並搭配VR技術重現歷史場景,期望增進地方認同、重現過往的歷史脈絡。
  • [西城救事]─針對街區的歷史巷弄、建築,以防災的角度進行相關規劃,導入歷史場域防災的重要觀念,透過社區防災地圖之繪製,建構兼具防災效益及文化價值的生活場域。
  • [神農街區實驗室]─透過組織街區自主導覽的行動介入,重新處理神農街在商業化過程中帶來的諸多衝突,連結社區居民與商家之間的關係,建立街區討論會議的範型,將街區中的人事物重新串聯,回應歷史場域文化價值之目標

B.「地方創生」

  • [廟承 – 探討赤崁文化園區周邊未來發展]─歷史街區是根據《臺南市歷史街區振興條例》認定具歷史文化意義之範圍。希望藉赤崁文化園區近年啟動系列相關計畫為契機,與周邊街區權益關係人一同討論,其位於歷史街區內未來發展之願景。
  • [憶藝 – 永福記藝廊道]─由公共策展角度出發,嘗試結合地方文化與藝術轉譯手法,以促進空間活動形成與地方涵構的連結,並針對資訊平台進行討論,以作為空間脈絡依循與發展的基礎,藉此整體上達成地方自明性的形塑與回應。
  • [珍巷 – 友愛街區活化]─以探討台南市街區發展機會為契機,針對街區內部空間結構及新舊商家互動關係,思考其文化內涵與空間活動的發展潛力。同時協同在地生活的人們一同發想街區發展及空間使用的可能性。

C.「人本交通」

  • [大眾運輸]─配合地方政府之「人本交通、綠色運具、永續發展」之政策方向,提出人本交通策略手法,期望逐漸改善使用者的用路習慣與運具選擇方式,並透過舉辦工作坊與街訪蒐集在地商家與居民之建議,彙整出大眾運輸改善方案,設計不同於現況府城觀光巴士,以短程路線規劃形式並配合其他公車路線與自行車系統做為體驗府城觀光景點之轉乘方式。
  • [共享街道]─在海安路現有的景觀設計下,推廣人車共行與共享街道的概念,透過擺攤的觀念宣傳、實地空間推演活動,將「共享街道」作為一種未來可能推廣至海安路上,做為現有「以車為本」的交通情況和未來可能形成的「以人為本」的交通情況間的跳板,既不阻斷車流,更多的幫助道路使用者去思考如何解決現在面臨的問題。

活動後台南市政府都市發展局都市設計科梅國慶科長稱讚同學們的一年來的努力所產出的成果品質甚至高於市府委辦案,肯定同學們在都市設計與場域經營所下的功夫。中西區人文課洪婉怡課長特別到會場參觀,肯定同學們在與場域互動中所展現強大的在地連結性,做到了所謂的「接地氣」。並表示每一組報告書裡呈現出紮實的地方田調功力,不僅詳細盤點了在地人文地產景各種資源並實地走入街區、社區及里內,訪談在地店家及居民,蒐集了各種意見想法,整合市府各局處推行的計畫,呈現出詳實精確的研究分析,報告書中處處可見成大都計系同學的專業學識,令人刮目相看。中山大學社會實踐與發展研究中心暨誠美社會企業吳涵瑜經理表示身為第一線的社區工作者,對於同學們在這麼短的時間內可以有系統性的分析和盤點,並提出行動方案感到驚艷,很感謝有機會能和同學們一起互相激盪為社區提出更多的想像與可能性,同時也肯定同學們在場域操作時謙虛的態度,深入社區最重要的是人與人之間的相處與互動,很開心聽到同學們分享這樣的體悟。

最後,感謝一年來所有被叨擾的權益關係人們熱情的指導、幫助與參與,一年來的場域實作不光是同學們學習的重要歷練,更希望這樣的能量能在社區中持續發酵。

(更多資訊與發表會當天影片請點:https://www.facebook.com/NCKUUPGE/?epa=SEARCH_BO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