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講】永續都市與地方行銷實習-文化路徑、國家綠道與社區生態旅遊

永續都市與地方行銷實習〈文化路徑、國家綠道與社區生態旅遊〉

時    間:109年3月3日(二) 14:10~16:00

地    點:國立成功大學光復校區都市計劃學系50215室

講    題:文化路徑、國家綠道與社區生態旅遊

演 講 者:台灣千里步道協會 徐銘謙 副執行長

 

演講介紹

隨著遺產旅遊(heritage tourism)興起,古道(heritage trails)成為遊程中重要的一環。為打破較為單點集中式的大眾旅遊的核心策略,目前台灣千里步道協會透過積極挖掘、系統建立及遊程規劃等方式,期望能影響國旅型態。本次講座邀請協會徐銘謙副執行長分享有關手作步道結合環境教育、文化保存與生態旅遊的核心精神與其實務的重要,透過國內外案例以及操作經驗分享讓學生能更進一步了解步道之於文化保存的重要性,以及對於業界實務面有更進一步的體認。

 

演講紀錄

講者首先以淡蘭古道案例起頭,針對文化路徑進行講述。在當時都市主義與鄉村主義對抗的時空背景下,找出既有步道不僅是注重行人與自行車的安全,同時也希望透過古道路線的規劃保存原有發展脈絡,讓沿線的文化資產、景觀能夠被保留下來,而非被新開發所破壞。協會在推動步道相關行動時,過程中涉及不同政策面及法規面,也常會發現線性空間的建立需要不同部門的分工跟合作,也因此與社區溝通發展出最好的策略便是相當重要的環節。地方意識的提升可以讓傳統記憶一直延續下去,透過說故事的方式可以讓遊客願意去了解,並且增進他們與居民共同保護古道的理念與共識,便是協會一直以來努力的目標。

現今許多道路都跟著以前既有的路徑去鋪設,所以許多古道可能已經變為公路。淡蘭古道完整名稱為淡蘭百年山徑,因為古道存在著不同年代的痕跡,深具保存價值,但對於一般民眾而言較為無感,故現今常利用比較大的概念帶領民眾去理解步道。在過去這些道路系統大多都是互相串連與相關的,卻因為管轄所屬不同單位,而導致無法將路徑或是古道做一個系統性的串聯,因此各地方政府與部門接下來的任務便是應多方合作,才能促成資源整合與歸屬清晰。

一條步道的生成,規劃師除了先要做社區資源盤點外,也可利用古地圖去做套疊,看出路徑上的變化。古道可能位於河流的左右岸,從圖例中便可以看出當時的主次道路,延伸到現代可能轉為產業道路,也可在沿線尋找古蹟。經由考慮地質、土壤、植被、地形還有水,可以知道五項因子之間的關係,再套疊地籍圖,進行沿線自然資源的調查,了解哪一路段需要注意的事項為何,便能找到古道,也盡可能避免對當地環境的破壞。線上資源包括中研院百年歷史地圖、國土測繪雲等都是相當好用的工具,可以找到許多相對應的圖資去做疊圖分析,找出最好的古道路徑以及規劃策略。演講的最後,講者鼓勵同學,都計系的專業便在於這些資源的盤點,未來規劃時也可將這些百年古徑納入考慮,將會增加規劃的完整性與多元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