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險管理特論-量化風險評估(PRA)的歷史回顧與展望
講 題:量化風險評估(PRA)的歷史回顧與展望
時 間:109 年 3 月 30 日 10:30~12:00
地 點:國立成功大學光復校區都市計劃學系50306室
演 講 者:行政院原子能委員會核能研究所 所務發展諮議委員會 高梓木 執行秘書
演講介紹
面對氣候環境、全球化社會變遷和日益頻繁的複合型災害,風險管理的概念益發受到重視。都市是一個複雜的動態系統,所隱含的風險往往是系統性、且不斷變化的,因此了解風險分析架構、評估與管理,有助於都市規劃者進行更全面妥適的規劃。本講座回顧量化風險評估發展的歷史脈絡,並分享先進於核能風險評估與台灣核電廠設置的經驗,藉以加深對於量化風險的應用面向與規劃實例,並透過與學生問答互動,解答學生對於風險分析的疑惑同時加深課程的印象。
演講紀錄
演講/活動內容紀錄 講者首先簡介風險評估的方法,該方法主要用於分析一個專案哪裡可能會出錯、出錯的可能性與出錯的後果,如同人體的健康檢查,可整合其他方面科技,做為決策的依據。以核能安全風險評估為例,會結合專業單位設立的安全標準、改善的結果與改善需投入的經費進行綜合評估,來決定是否投入方案,以利將投入的時間與金錢資源效益透過考量不同情境進行發揮。講者提醒同學核能安全風險不只在機體運作,包含停機冷卻也有可能產生風險,因此進行此類高風險的事業應將更多細項變因納入考量。
在舉例核能安全風險應注意的細項後,講者介紹一般常用的評估方法包括 PSA 及 PRA。通常在方法的採用上,PSA 多應用於評估建造成本,PRA 則應用於運轉後維護課題。而若將這些方法納入整體風險評估分析之中,架構上首先須確認肇始事件,除了廠內事件外,廠外危害衝擊如地震、颱風等事件也須一併納入分析,再進一步以事件樹分析可能發生的後果情節,以失效模式與效應分析原因。同時確認前線系統、救援系統情況,輔以數據支持,如颱風發生頻率,更是計算風險協助決策的要件。
講者最後舉我國核電廠發展脈絡為例,對於每個風險評估分析階段,應提出改善建議,再進一步分析是否能降低損壞機率。在每次評估前皆須設定安全目標,並進行定量設計,而為確保 PRA 品質,設定同行認證等級。講者鼓勵同學深入了解相關評估工具,包括 INERFT 軟體用於建構故障樹、監視系統(TIRM-2)用於即時監測等,同一套評估方法也可應用於不同領域產業,只要系統人員參與評估,將能使未來機械工安意外發生的機率降到最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