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訪紀錄】本系趙子元老師接受50+ FiftyPlus專訪提出對熟齡者友善城市的看法

文章來源:〈50+城市學|熟齡友善城市大調查:6成網友認為居住地對長者不友善!一座城市,該怎麼善待老後的我們?

50+城市學|熟齡友善城市大調查:6成網友認為居住地對長者不友善!一座城市,該怎麼善待老後的我們?

採訪/王美珍、陳莞欣 文/陳莞欣 圖片來源/Shutterstock


編按:台灣高齡化的腳步愈來愈快,今(2020)年全台50歲以上的人口已接近4成。這一年,也正好是WHO高齡友善城市的概念在台灣推行的第10年。生活在其中的你,感受如何?人生下半場想過得好,需要的不只是醫療或長照。日常生活中會用到的大眾運輸工具、居住、購物空間、休閒活動,其實都應該加入「熟齡友善」的元素。 立意良好的理念,實務上怎麼做?

50+城市學|熟齡友善城市大調查:6成網友認為居住地對長者不友善!一座城市,該怎麼善待老後的我們?

可曾想過,老後生活快樂與否,其實和你居住的環境大有關係?

65歲住在新北市瑞芳區的簡翊真、簡許麗卿,參與了市府營運的時間銀行計畫。比起在家發呆,他們更喜歡陪社區的獨居長輩聊天、吃飯、做運動。現在累積的志工時數,日後還可以兌換被照顧的服務。為他人付出,自己也獲益。

63歲、住在彰化縣的許秀好,因為一場意外而臥床好一段時間。在朋友的鼓勵下,她到社區衛生所,接受專業教練指導開始練肌肉。半年下來,不只改善原本的慢性病症狀,還瘦了7公斤。

年近9旬的賴奶奶,原本住在台北六張犁的老舊公寓裡。家人向市政府申請修繕補助,將浴室換成止滑地板、門檻改成斜坡,也在浴室加裝好握好抓的扶手,從此不必擔心奶奶在家會跌倒、發生意外。

以上幾個故事,主角分居台灣不同縣市。各地政府的熟齡政策,讓他們的第二人生有了不一樣的可能。

根據國發會的統計顯示,台灣社會老化的腳步正在加快。2020年,台灣65歲以上的人口已達16%,符合「高齡社會」的定義。

若再加上目前50~64歲、人數多達22%的「初老族」,數據更加驚人。

當全台近4成的人口都在50歲以上、即將邁入人生下半場,我們所居住的環境是否已具備「熟齡友善」的特質?


好的老年仰賴好的江湖  WHO提出「高齡友善城市」願景

2007年,世界衛生組織(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WHO)訪談了全球35個城市的年長者,正式提出了「高齡友善城市」(Age-Friendly City)的概念。在一份指南中,WHO以活躍老化的精神為核心,提出8個評估城市熟齡友善程度的指標:無障礙的公共空間、便利的大眾運輸、安全可負擔的住宅、充分的社會參與、尊敬長者的社會氛圍、工作與志願服務、通訊與資訊,社區支持與健康服務。

「我常說人在江湖,身不由己。所以我們要創造好的江湖。」前國健署長邱淑媞說。2009年,她接任衛生署國健局長,觀察到台灣邁入高齡化社會所面臨的挑戰。當時有人主張,老人愈多,社會負擔愈大。但邱淑媞研究相關資料發現,相較於高齡,真正造成醫療支出增長的主因是失能。換言之,變老不是問題,不健康才是。

早在2003年,台灣就已有「健康城市」計畫,但內容偏重公共衛生與疾病預防。以此為基礎,2010年,國健局引進高齡友善城市的概念,以嘉義市作為全台第一個示範縣市。3年內,全台22縣市都設立了「高齡友善城市推動委員會」,加入推動行列。

為了鼓勵各縣市推出熟齡友善的政策,從2013年開始,國健署每年頒發「台灣健康城市暨高齡友善城市獎」。由專家學者選出多個獎項,表揚提出創新方案的縣市局處或鄉鎮。國健署社區健康組研究員劉家秀指出,各縣市報名獎項的計劃數逐年成長,歷年最多曾達500件以上,顯示有愈來愈多地方縣市開始重視熟齡族群。


連「走出去」都有困難  近6成人不認為居住地熟齡友善

只是,熟齡友善城市的理念在台灣推行10年,一般民眾是否真的「有感」?50+和《遠見雜誌》「城市學」頻道在2020年共同進行「熟齡友善城市大調查」。透過2個媒體的粉絲專頁、LINE官方帳號發布網路問卷,在2020年10月5日至10月18日期間共收到939則回覆。

939位填答者當中,58.8%的人沒聽過「熟齡友善城市」的概念,更有57.9%的人覺得自己目前居住的城市稱不上對長者友善!

 

表一:您居住的縣市的軟硬體設施,整體來說是一個「熟齡友善」的城市嗎?

內圖

圖片來源:50+ FiftyPlus

熟齡最需要的,究竟是什麼?調查結果顯示,人們在考慮老後居住的城市時,最在意的3項指標分別是「充分的醫療資源」、「便利的大眾運輸系統」以及「安全、無障礙的公共空間」。以台灣現況而言,又以後兩者的需求最為迫切。針對目前居住地最需改善的特質,23.9%的人認為自己所住的城市大眾運輸系統不夠便利、14.4%認為無障礙的公共空間不足。

 

表二:一個適合熟齡者居住的城市,您認為哪些因素最重要?

內圖

圖片來源:50+ FiftyPlus

 

表三:以下8個項目,您現在的居住地最需改善的特質為何?

內圖

圖片來源:50+ FiftyPlus

 

此外,本次調查中,網友選出的「最宜居熟齡友善城市」前3名分別是台北市、台中市和新北市,都是大眾運輸相對普及的縣市。大眾印象中好山好水的花蓮縣、慢活悠閒的台南市,則分列第4、第5名,足見「行」對老後生活品質的影響之大。(編注:此僅為反映網路票選結果,並非全台抽樣或普查)

 

表四:台灣最宜居熟齡友善城市網友票選排行榜

內圖

圖片來源:50+ FiftyPlus

 

內圖

圖片來源:50+ FiftyPlus

 

弘道老人福利基金會執行長李若綺的觀察,也和這份調查的結果相符。老人想持續社會參與,交通無礙絕對是一切的基礎。她舉例,「家住高雄的長輩,搭公車就可以去長青大學。但住在阿里山上的長輩呢?」甚至,對坐輪椅的長輩而言,不要說搭乘大眾運輸,連安全出門都有困難。「台灣現在連一個完全無障礙的里都沒有。媽媽推娃娃車都很吃力,何況是坐在輪椅上的老人家?」

為什麼在台灣,城市空間連長者的基本交通需求都無法完全滿足?成大都市計畫學系主任趙子元坦言,過往台灣老年人口不多,在1993年以前,全台65歲以上人口比例不到7。因此,都市計畫的主事者在規劃空間時,很少考慮到年長、體衰者的需求。隨著人口老化,問題才逐一浮現。

以可步行性問題為例,早期設置的人行道多集中在路寬20米以上的大馬路或公家機關、學校等重點設施所在地。許多窄巷、小路沒有人行道,或者人行道延續性不佳,常常「走一走就沒路」。偏偏台灣地小人稠,行人必須和車輛搶道,對行動較慢的長者而言更加危險。

 

內圖

長者要活躍老化,第一步是要能走出去。公共空間是否具可步行性極為關鍵。


熟齡友善城市立意佳  為何台灣難落實?

說起熟齡友善城市在台灣的發展,趙子元回憶,曾有縣市官員和她轉述一段在議會被質詢時,令人哭笑不得的插曲:「如果把城市變得熟齡友善,是不是會有很多老人搬過去、把整個城市變成沒活力的黃昏城市?」

曾參與嘉義、雲林、屏東、金門等多個縣市的高齡友善城市推動委員會,趙子元是台灣最早關心此議題的學者之一。她觀察,這10年來,社會對老人的負面刻板印象,仍是進步最大的阻礙。

其實,台灣長期以來有敬老尊賢的傳統,人們多樂意照顧年長者。只是,一提到老,多數人的第一個念頭就是「病老」。因此,過往大部分的熟齡相關政策,也多聚焦在長照、醫療等項目。長照固然重要,但並非人老後的唯一需求。「沒有前端的活躍老化,每個人都可能變病老。」她直言。

她以自身經驗為例,百歲的爺爺臥床長達8年,先前就曾多次進出醫院,現已陷入昏迷。「我們投注很多醫療資源在老人身上,但他清醒地享受生活的時間卻很短。」趙子元感嘆地說。

比起失能後的照顧,活躍老化更關注的是:如何讓健康的人免於失能?長者社會參與的機會愈多,愈能延長身心健康的時間。

陽明大學環境與職業衛生研究所教授郭憲文以加拿大的高齡友善社區薩尼奇(Saanich)為例,說明活躍老化的可能方案。這個社區和台灣一樣面臨少子化問題,小學出現了許多閒置教室。當地政府將空教室轉作長者的交誼空間。爺爺奶奶可以在此聊天、做點心,和小學生分享。下雪的時候,也有地方可以坐著等孫子放學。

「台灣也可以這樣做,但學校空間如何利用,是各縣市教育局的權責。如果教育局覺得老人福利和他無關,計劃就不可能成功。」郭憲文點出台灣推動熟齡友善城市所遭遇的另一個問題:「公部門常常只有分工,沒有合作。

熟齡友善城市計劃最早由國健署發動,在各縣市的主要對口單位,是同屬衛政體系的衛生局。但其實,長者的需求橫跨交通、住居、就業等不同面向,「不是衛生局可以單獨完成。跨局處合作,才能達到最大的效益。」邱淑媞說。

例如,目前多數縣市都是被動等民眾申請,才提供老屋修繕補助。但若社會局和衛生局合作,醫師在診間就可以先篩選出容易跌倒的高風險族群,主動提供長者居家環境檢核表,從源頭減少造成意外的危險因子。

 

內圖

老屋修繕、加裝無障礙設施,可降低長者跌倒、後續臥床風險。(陳之俊攝)

 

新北市今(2020)年推行的「全齡公園」計劃,也是跨局處合作的典型案例:衛生局挑選適合熟齡者使用的健身器材,城鄉局建置無障礙空間,最後社會局培訓的志工則陪伴長輩到公園運動。光是要鼓勵長輩利用公園器材運動,就涉及了3個局處的業務。一位新北市政府的員工透露:「公部門的分工很細,涉及跨局處業務的計劃一定要有高層支持。府方的態度是關鍵。」


高齡化趨勢成定局  沒有人是局外人

在高齡社會,公部門每個局處的業務都可能和熟齡族群相關。台灣失智症協會秘書長湯麗玉笑說,「跟失智長輩吵過架的公務員應該不少。」她曾看過市府社工無奈的問長輩:「我講過這麼多遍,你為什麼不記得?」若社工夠了解高齡者的身心變化,或許會意識到長輩已有失智症狀,需要通知家人、幫他將口頭說明寫成文字,而不是浪費時間和對方爭執。

她認為,培養第一線公務員的敏銳度,能在關鍵時刻幫上長輩的忙。例如,戶政事務所的承辦人員若發現長輩時常補辦身分證,可以多問幾句,因為那或許是早期失智的徵兆。同理,文化局可以訓練美術館、博物館的志工,讓他們在導覽時以互動取代說明,讓記性不佳的長輩或失智者也能享受藝術。交通局可以倡議公車和計程車司機對熟齡族、失智者友善……。面對「老」,沒有人是局外人。

即使全台22縣市都已設立「高齡友善城市推動委員會」,至今每個縣市的執行狀況仍有相當的差異。趙子元指出,縣市首長本人的態度,對該地熟齡友善措施的推動成效影響極大。她提到2010年在嘉義市擔任委員的經驗,當時的嘉義市長黃敏惠要求所有市府員工都要參與教育訓練。「市長全程監督,每個局處都派人來,大家對這件事才有共識。」她提到。

更重要的是,這份承諾必須長期延續。郭憲文指出,熟齡友善城市的概念在台灣推行了10年,公部門的思維也有不少進步,但政策延續性不佳的問題卻始終存在。一旦縣市首長換人,很容易發生「蕭規不曹隨」的情況。部分政策好不容易展開又終止,民眾也難產生認同感。

他以全球第一個健康城市、北愛爾蘭首都貝爾法斯特為例,從1988年起,貝爾法斯特的健康城市推動委員會皆由當地仕紳組成。至今30年,不論市長如何改朝換代,都會和委員會的成員請益施政方向,確立城市發展的長期願景。


對熟齡好並不難  有心比有錢重要

邱淑媞提到,10年前熟齡友善城市的概念剛開始推行時,不少地方縣市的公務員顯得相當憂心。城市要變得對年長者友善,是不是要花很多錢、做很多事?「其實不是,你只要花錢的時候,稍微考慮一下他們的需求就可以了。」她舉例,延長行人交通號誌小綠人的時間,讓長者可以慢慢過馬路;添購新公車時,優先選擇低底盤公車。只要有心,投入一點資源,結果就會截然不同

內圖

延長小綠人的秒數,長者就有餘裕過馬路。(Shutterstock提供)

 

一旦心中有「熟齡友善」的觀念,日常生活中,我們有許多機會可以對長者更好。郭憲文以他在新竹市推行的熟齡友善銀行、郵局為例,長輩在提款、寄包裹時有椅子可坐、有放大鏡可用,不清楚的地方會有專人耐心解說。等待叫號的時候,還可以量血壓、幫手機充電。辦完事情要離開,工作人員會幫忙叫計程車。這些事情都不難做到,但會讓長者感覺非常貼心。

「WHO的熟齡友善城市指引開宗明義指出,要用最少的成本達到最大的效益。預算從來不是問題,重點是有沒有對症下藥。」趙子元說。以全球第一個被認證熟齡友善的城市紐約為例,當地長者常到社區的街角商店添購生活雜貨。市議會製作了「熟齡友善商店地圖」,邀請店家加入友善熟齡者的行列。像是下雪天免費為長者送貨、即使沒購物也願意讓長者進店裡坐坐、要杯水來喝。

 

內圖

紐約的街角商店在社區生活扮演重要的角色,也是長者重要的活動長者。

 

趙子元指出,「議員沒有花錢,他只是告訴店家老人是忠實的客戶。加入高齡友善的網絡,對他們也有好處。」業者不必多花錢,就能給長者安心的購物環境。她也曾在嘉義市推動熟齡友善超商,鼓勵商店改裝時增設座位和無障礙設施、放大標示,並且調亮燈光,讓長者看得更清楚。符合標準的超商,市府會頒發熟齡友善商店標章。企業形象提升,社區長者有休憩空間,雙方都有好處。


縣市、公私部門互相學習  對熟齡好就是對所有人都好

10年過去,台灣熟齡者的生活環境雖然仍未完美,也有不少進步。劉家秀觀察「台灣健康城市暨高齡友善城市獎」的歷年得獎名單,發現一旦有縣市提出創新的熟齡友善方案,也會引發其他縣市跟進。

例如,「小黃公車」的概念,最早是由高雄市交通局提出,由政府補助計程車業者,在固定的時間行駛固定路線,解決偏鄉長者交通不便、公車營運又不敷成本的問題。其後台南市、台中市、屏東縣,也都推出類似服務。

「承辦相關業務的公務員有心,真的很重要。」李若綺說。她認為,要鼓勵各縣市推動熟齡友善措施,互相學習是最快的方法。像是台中市在幾年前大量設立「照顧咖啡館」,在舒適的空間,提供一站式的長照諮詢服務。影響所及,近年來新北市也規劃了「有FU長照站」,家屬到社區內的咖啡廳、冰果室、書屋等空間,就能諮詢或申請長照資源,甚至可以帶長輩前往上課、復健、健身。

公私部門之間,也可彼此合作,借鏡彼此的創意。李若綺舉例,弘道曾推出「社區金點獎」表揚績效良好的社區照顧關懷據點,舉辦「阿公阿嬤活力秀」鼓勵長輩參與據點的健康促進活動,並且上台表演。這兩者後來都成為衛福部正式辦理的計畫。「民間創意變成政策很好。因為公部門可以服務的人更多、範圍更廣、影響力更大。」李若綺說。

一個城市對熟齡友善,不代表會變黃昏城市。照顧長輩,其實就是照顧每一個年齡層的人。」郭憲文說。

平坦的道路,不只降低長者跌倒風險,推娃娃車的父母也受惠。便利的大眾運輸系統,城市裡的每個人都能使用。長輩身體健康,家人就不用花大筆金錢和心力照顧。熟齡族群有活力、經濟能力又好,能進一步帶動城市的銀髮商機。

更重要的是,每個人都會老。現在對長輩好,其實,就是對以後的自己好!

(此文與遠見城市學頻道共同刊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