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系同學組隊參賽榮獲2021住都盃挑戰賽「高齡社會下的共好生活提案」競賽特優獎

        近年來,伴隨臺灣人口急遽高齡化,臺灣已於2018年正式進入高齡社會。根據預測,臺灣人口趨勢更將於2025年邁入「超高齡社會」,等於每五人中就有一位是65歲以上的老人。為因應人口逐漸老化對都市環境造成的影響,本屆國家與住宅都市中心舉辦之「住都盃」創意提案競賽,以「高齡社會下的共好生活」為題廣邀全國大專院校學生參與提案。在全國51件參賽作品中,成大都計系學生顧永平、趙昱婷、李名涵、任寶兒與建築系學生黃琮祐組成團隊「Old!是誰住在深海的大鳳梨裡」參與競賽,並以「旺來厝」主題脫穎而出獲得特優之獎項。

        「現況市場中的出租式高齡住宅物件,多以中高收入的老人為標的。經濟能力不符標準的高齡者,市場無法提供合適其需求的住宅物件,從而使高齡者的居住權益產生危機。」團隊成員在閱讀相關文獻、案例並實地走訪後,歸納出高齡者「適宜住宅取得困難」、「高齡社宅供給不足」兩大議題。並在考量「高齡照護」時需要的心理、生理需求後,提出「旺來厝」構想,透過多樣的入住與異業結盟模式,實現高齡者「松柏長青、平安快樂」的共好願景。

        「『旺來厝』」其實是很即興想到的名字。」組員李名涵表示。「當初在報名時希望能讓人們印象深刻的隊名,突然靈光一閃,覺得以海綿寶寶主題曲作為隊伍名稱滿有發展性的。」組員進一步補充:「一方面是希望能吸引評審目光,另一方面也是希望人們能擺脫對於高齡者居住環境充滿照護設備,死氣沉沉的刻板印象。」以鳳梨作為主題意象,不僅是討個吉利,更象徵本次提案對高齡生活的美好願景。 

        在研究許多目前與高齡照護相關的政策後,團隊成員認為以「在地老化」做為核心價值的規劃,較符合台灣的社會現況與居住特性。「在地老化」概念不同於過往機構式的照護服務,反而透過增強在地的照護機能以落實「社區照顧」服務,使高齡者對居住社區、環境的認同不因遷移消失,進而與人群、社會的連結得以存續。

        此外,團隊人員在提案規劃時考量到高齡者群體的複雜性,認為僅透過現有「住宅法」規範並無法有效解決現有高齡者居住問題。因此在進行入住模式的制度設計時,團隊將「旺來厝」的入住模式分為「社會住宅」與「非社會住宅」兩套系統,為有短租需求的住戶、家中有修繕需求的高齡者提供以彈性租約入住的可能性。

        在長者入住後,團隊亦透過規劃多角化的異業結盟模式,將旺來厝融入「社區」、「跨世代」、「環境」三大共好核心元素,藉以發想具可行性的經營策略。組員趙昱婷提到,高齡者的居住環境不應僅限於良好的無障礙環境,更應對其日常生活進行完善的規劃,「讓住戶在擁有舒適的生活空間之餘,更能享受豐富、多彩的生活。」而團隊之設計提案與智慧醫療、長期照護產業合作,讓旺來厝不僅僅是居住空間,更一躍成為社區照護資源的整合平台。組員顧永平進一步說明,「高齡社會下的共好,不僅是對高齡者的利多,更應是整體社會效益的提升。」透過媒合住戶、周邊社區居民與相關業者的需求,各方各取所需,不僅能提高生活品質,也有利於相關產業發展。 

        儘管獲獎,團隊成員認為本次提案之概念不應僅只適用本次競圖活動。團隊希望透過營造高齡友善生活環境,讓旺來厝不僅僅是居住正義落實的場域,更是促進社區居民、世代對話的交流會所與公民講堂。而這樣的願景更凸顯出社會住宅的價值不單只透過住宅法保障人民居住權益,更能具體實踐人們對共好生活的嚮往。

        最後,團隊成員十分感謝參賽途中一路指導的教授與評審委員,包含陳彥仲老師的諄諄教誨、王煦中老師與陳柏宗建築師的意見,都使成員在競賽參與過程中受益良多。而評審委員的提點,也讓團隊成員找到現階段不足與未來努力精進的方向。